評介論述 *基金會 ◆ 世安文教基金會◆ 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*研究群組 ◆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建築思維研究室 *臺中市建築師公會 ◆ 建築獎◆ 建築雲◆ 演講錄影 【阮慶岳專欄】典藏 ARTouch.com 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一 王大閎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二 陳其寬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三:李承寬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四:王秋華+修澤蘭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五:李祖原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六:漢寶德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七:姚仁喜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八:吳增榮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九:謝英俊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十:黃聲遠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11:廖偉立◆ 建築的態度: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12:邱文傑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15~2016 ◆ 2015年11月-民眾參與◆ 2015年12月-都市再生◆ 2016年1月-自行車城市◆ 2016年2月-菜市場◆ 2016年3月-關於未來公園的想像◆ 2016年4月-廢校與鄉村◆ 2016年5月-好的街道◆ 2016年6月-韌性城市◆ 2016年7月-我家隔壁的好景色◆ 2016年8月-鄉村創生◆ 2016年9月-再訪公民參與◆ 2016年12月-空間與制度工具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17 ◆ 2017年1月-友善與平權的空間◆ 2017年2月-設計專業如何介入社會◆ 2017年3月-綠色基盤系統◆ 2017年4月-氣候服務與空間規劃◆ 2017年5月-游擊花園的都市指南◆ 2017年6月-好玩城市進化論◆ 2017年9月-中部城鄉的翻轉◆ 2017年10月-散步正當道!適宜散步的城市◆ 2017年11月-社區交往-重建一座具有親密感的城市◆ 2017年12月-給我一口好空氣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18 ◆ 2018年1月-臺灣地方的美好◆ 2018年2月-過年中的城事◆ 2018年3月-行走的人◆ 2018年4月-遊戲的人◆ 2018年5月-智慧的城市◆ 2018年6月-鄉村的未來◆ 2018年7月-校園景觀◆ 2018年8月-山寨以及他們的產地◆ 2018年9月-自行車友善社區◆ 2018年10月-文資再戰◆ 2018年11月-三歲生日快樂◆ 2018年12月-韌性成事好城市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19 ◆ 2019年1月-地方之眼◆ 2019年2月-玩台灣◆ 2019年3月-閒置空間與再利用◆ 2019年4月-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◆ 2019年6月-兒童友善城市◆ 2019年7月-2050‧City‧Everyday life◆ 2019年8月-活的空間◆ 2019年9月-五感景觀◆ 2019年11月-居住的社會問題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20 ◆ 2020年2月-搞軌都市主義◆ 2020年3月-東亞街之道◆ 2020年4月-社區療癒◆ 2020年5月-參與式設計◆ 2020年6月-食物與城市◆ 2020年7月-宜居城市◆ 2020年8月-自然遊戲空間◆ 2020年9月-電影與城市◆ 2020年10月-都市的流◆ 2020年11月-人本友善的街道◆ 2020年12月-看不見的城市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21 ◆ 2021年1月-島嶼臺灣 2030◆ 2021年3月-平台都市主義◆ 2021年4月-國土計畫與計畫之外◆ 2021年5月-資料驅動的空間分析與規劃◆ 2021年6月-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永續生活◆ 2021年7月-城市人間的維生系統: 菜市場大不易/疫◆ 2021年8月-教室外的在地學習◆ 2021年9月-地貌與構築◆ 2021年10月-樹與森林 *每月主題【眼底城事】2022 ◆ 2022年2月 - 為了明日的記憶:轉型正義與空間◆ 2022年3月 - 探索地面之外◆ 2022年4月 - 學校沒有教的事◆ 2022年5月 - 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◆ 2022年6月 - 轉身面向海◆ 2022年7月 - 城市的吶喊!氣候變遷ing◆ 2022年8月 - 那些導覽要教你教我的是?